移民律师Steven Meurrens曾在Twitter上公开过一个移民部内部文件:中国的辽宁、广东、河北、河南、福建,湖南和天津市,这6省1市属于签证高危地区。如果这些省份的申请人在“可过可不过”的边缘,通常都是要拒签的。
但实际操作上,我们并没有觉得这几个省份的申请人有被区别对待,比如我们有好几个福建代理,每年的福建学生非常多,而过签率并没有感觉到和其他省份有显著区别。
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这个话题,而是加拿大对自己省份的歧视:有的省份过签率超过三分之二,有的省份还不到一半。我们从移民部官网拿到了2017年各个省份的过签数据。
排除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我们注意到卑诗省的过签率最高,达到73%,安省、魁省两个留学大省在平均水平67%左右,曼省过签率只有56%,萨省甚至不到50%。
比较当然的想法是,去曼省萨省留学,显然是冲着宽松的省提名政策去的,“移民倾向非常重”,所以拒签率高,这么想有一些道理,但不尽然。移民法有明确的规定,移民加拿大的倾向本不能成为拒签的理由;此外,签证官甚至都不一定了解各省的移民政策,更遑论根据移民政策的宽松程度选择申请人;最后,移民政策同样很宽松的魁北克,过签率并不低。
导致过签率有区别的终极原因还是选择这些省份留学的学生构成:选择安省、卑诗省和魁省这三个省份的申请人,有相当部分的中小学生,还有相当部分学位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成功率本来就高,拉高了平均过签率。去曼省读书的中小学省少,高等教育也是选择红河、MITT等学院教育的人多,选曼大、温大的人少,萨省、新不伦瑞克省更是没什么好大学,学院申请人居多。
我们的结论是:过签率高的省份是因为中小学和学位教育的过签率高,过签率低的省份是因为学院的过签率低。而卑诗省的过签率比安省和魁省高,一方面是因为卑诗的学校都要求预交学费,增加了签证的可信度,另外一方面大概是因为敢于选择卑诗为留学目的地的家庭都更加充裕吧。
移民政策各省不尽相同,导致很多申请人去宽松的省份办理移民,然后再根据宪法的权利搬去多伦多、温哥华。现在相同的事情发生在学签,因为持有学签可以转学去加拿大任何一所学校就读,所以当然的想法就是用通过率高的学校做学签,拿到后再换去对移民友好的学校就读。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直接拿着红河或者魁省职业培训的通知书做学签惨遭拒签,然后被嘲笑“怎么能直接用他们的通知书做学签呢?”。凡是做学签的机构,如果不会转学的方案,大概不会有客户吧?这是当下签证移民事务所的困境,也是学签申请人的困境。